看图片认识和田玉
来源:中国艺术网
|
作者:pmoe0c1cd
|
发布时间: 3184天前
|
2588 次浏览
|
分享到:
鉴于很多新玉友对众多和田玉的类型、产地、产状等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,我在这里做一个和田玉图解,将大多数和田玉所涉及到的产地、产状等用图片的形式加以说明,让大家做到一目了然。
碧玉:
墨玉:碳元素的沁入所造成的,和皮色不同的是,墨玉的黑色属于沁色,渗入内部并均匀分布。皮色则是在表面,沁入往往在几个毫米左右
黄口料:本身为嫩黄质地,发绿,国标鉴定为黄玉,但圈子内并不认可
黄沁料:曾经最贴近黄玉的东东就是黄沁料,但其本身依然是黄皮籽料,只是沁色深罢了
糖玉:圈子里习惯称为糖料,应为严格意义上来讲,糖玉并不属于和田玉5大色系中的任何一类(白、青、墨、黄、碧,这里说的是国标),底色依然属于白玉类(可以理解为瓷器胎)。
糖料的卖点和墨玉有些类似,都是借用其色,或者色与底之间形成的奇特交织,所以好糖料一般都是特色料,价格不定,依特色情况而定。
全糖,可以看到这个腰扣几乎看不出原来的白玉底子,糖色均匀浑厚
白玉底子和糖色彼此交织在一起的情况,俺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抹糖,大家可以和全糖的料对比一下
裂:词义即说明这有多糟糕了,属于物理损伤,表面的裂一般问题不大,但如果保护不当,裂纹会有纵深发展的可能
毛孔:籽料的特征之一,和田玉在水流冲击下,表面形成局部渗透压,玉质略松的地方则会发生小面积的崩裂,时间久了就形成了类似人体毛孔的表面特征,目前毛孔和皮色一样,都可以人工制作
水线:水线是和田玉中的常见瑕疵之一,为透明的浅色条带。
棉点:玉质内白色的结晶体,多为针状或者花片状,是和田玉的主要瑕疵之一。图中的白色点状物就是棉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