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春雨,一杯清茶。
“一芽一叶一抹香,一人一篓采茶忙”。
阳春三月,气温渐升。
茶山上,一行行茶树抽芽吐绿,泛着翠绿的茶芽显得格外诱人。
随着春的脚步,茶园慢慢变绿了,每年清明前半个月左右,就是采茶工最忙的时候。
“明前茶,贵如金”随着清明节日渐临近,茶事繁忙了起来,偌大的茶园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采茶人,他们手提竹篮在茶垄之间来回穿梭,手指在茶树尖灵巧的跳跃,清新翠绿的嫩芽在他们手中飞舞。
采茶看似乎唯美、浪漫:清晨,踏着露水,伴着鸟鸣,呼吸着山野间清新的空气无边的茶园、轻松的心情。茶园周围,桃花、杉树、溪水和芭蕉树,云雾滋润,微风抚慰,放眼望去,对面的山就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,当地称之为“熊猫山”。
其实,采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。
清代诗人陈章,钱塘(今杭州市)人。
由于家乡产茶,他对于采茶这项工作的辛苦程度非常了解。
他在《采茶女》中写道:
凤凰岭头春露香,青裙女儿指爪长。
度涧穿云采茶去,日午归来不满筐。
催贡文移下官府,那管山寒芽未吐。
焙成粒粒比莲心,谁知侬比莲心苦。
采茶正当时,片片茶飘香,都说春茶好,谁知采茶苦?
俗话说,“茶叶是个时辰草,早采三天是个宝,迟采三天变成草”,时间不等人。
每隔几小时,茶农就到茶园收集采下来的茶青,拿到加工厂是个辛苦活,采茶时心静、手灵、眼准、脚勤,采摘的茶叶要当天做青、萎凋、干燥,日夜不能停歇,此处省略无数万字……一天下来,腿都挪不动。
采茶是极其辛苦的活,干上半天就汗流浃背,而且极耗眼力。走过一些产茶区后,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事情,采茶很辛苦,生活枯燥,年轻人不愿意来,采茶的多是中年人了。
蒙山碧峰峡-老川茶茶园,海拔1100多米,这两天茶叶冒芽采摘,来自周围几个村寨的采茶工灵巧飞快的采摘,一天也就是二三斤,鲜叶收购价每斤90元,五斤鲜叶做一斤干茶,明前大山茶比信阳毛尖还是便宜,信阳毛尖大山茶清明节前的产量还是很小,绝大多数是清明到谷雨期间出茶。
采茶要有技术,以以单芽的绿茶为标准,用食指、大拇指夹住嫩茎,轻轻一提,将芽叶采下,大小一致,制作出来的绿茶品相越好。
对于有多年采摘经验的采茶工来说,这些并不难。她几乎一秒一采,驾轻就熟。